读完时间:~ 2020 年 09 月 21 日
出版时间:2019 年 7 月
作者把思想变为语言,读者把语言变为思想,似是而非的语言容易揭穿,要破除人们习非成是的思想却要困难得多。
历史学看来是探索过去,实际上应该是为了现在与未来,那些食古不化的人,永远只知道历史就是历史。
未来,永远是一个任人驰骋思想的天地。但不管是宗教家的想象、思想家的想象、艺术家的想象,还是科学家的想象,他们想象中的未来世界不管有多么玄妙,都不可能超越他们那个时代所能想象的范围。
当自己还年轻的时候,老的一代好像蛮不讲理;到自己成为老的一代的时候,将发觉新的年轻人也会这样看自己。
“不管别人怎么折磨我,我自己不折磨自己。”某同志做了 20 年“右派”,纠正后说了这一警句。
许多事物的除旧比布新更麻烦。
一些新的东西往往带着旧的痕迹,有些旧的冒称为新的,也有新的是新得出奇的,在现实社会中还是虚幻的。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咏梅词》中的这两句,好在一个“争”字,一个“妒”字,世间的许多杀机就是从“争”和“妒”产生的。
大地如果没有了绿叶,剩下的只是一片黄土和红土,人类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新旧冲突都是两代人的冲突。
新事物开始时并没有独自的性格,常常是寄托于旧的躯体里,有的艰难地生长,有的变成畸形。
蜡烛把光亮给了人,自己成了灰。革命烈士给人的光亮是鲜血,思想家、科学家给人的光亮是脑汁,鲜血干了,脑汁枯了,光亮永存。
圣洁的动机,得到的有时会是罪恶;罪恶的目的,有时也会出现崇高的效果。
左宗棠镇压西北回民是罪恶,收复新疆是功绩,而他的罪恶却是通往功绩之路,因为他不平定陕甘,他的大军是很难飞渡玉门关的。幸福之门有时是通过罪恶打开的。
失败的政治运动,深刻的社会影响 - 失败中的胜利。
幻想的东西可以成为精神上的鼓舞,把它当作实践就会碰得粉碎。
事物是不断地演变、不断地更新的,但阳光下并没有绝对全新的东西。
在改造中的战犯会说许多真话(如沈醉《我这三十年》),革命的回忆录却无不饰词,都是想取得读者的信任。
近代中国倡妇女解放者,多属男人。妇女出而自谋解放者,首推秋瑾。只有妇女以自己的实践来解放自己,妇女解放才有实际意义。
传统思想,在其开始大都是合理的,一旦成为传统,它的惰性就越来越多。革命与改革在于对惰性的鞭打,鞭打得过了头,抛弃了其中的合理内容,传统又会振振有词理直气壮起来。
最坏的时代产生最好的东西,最好的时代也有最坏的东西。
农民始终是革命暴力的主力军,而在社会革新的道路上却是民族觉醒的保守势力。
近来报刊上流行“松绑”一词,富有时代气息。“绑”,是多方面的,生产上的绑松了,思想上的绑不松,它还会绑生产的腿。
民族传统与近代文化的冲突,是前者汲取后者还是后者改造前者的冲突,因人因时而异。
后起者的正确常常是在前行者的错误下取得的。
教师要像恋人一样去诱开年轻人的心扉。
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客观法则,揠苗助长的人为的新陈代谢却会给事物带来破坏。
人们的缺点有时比优点更可爱,因为它是真实的。
青年喜欢节奏强烈的迪斯科,而不喜欢节奏缓慢的京剧,这是一种青年中国代替老年中国的感情。
爬到半山即使摔下来,也比站在山脚下徒发“仰之弥高”的赞叹好。
他有缺点,有错误,却是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与其失去血肉,宁可保留缺点和错误。
公平是从残酷的不公平中得来的。
社会经济发展的迹象,没有政治和外力的推动(刺激),只是依靠生产内部自身的演进,他的脚步是非常缓慢的。
任何生命都不是永恒的,只有新陈代谢才是永恒的。
人希望没有矛盾的生活,而生活就是矛盾。
历史自己没有谜,谜都是创造历史的人的设想。
激进的新思潮对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它取得的胜利都不是全部的,因为传统中还有着合理的部分和客观存在的可接受性。
一切事业都离不开人和人际关系,只从人和人际关系用力,而对事业漠然置之,是见人不见物,与见物不见人同样荒谬。
民族心理是历史的,社会心理是阶级的,两者交错体现于民族和社会中的个体 - 人。
好人,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才有可能遇到。
袁世凯叫张一麐编造的《戊戌日记》,蒋介石叫陈布雷编造的《西安半月记》,是戊戌政变和西安事变的伪史,却是袁世凯和蒋介石的真史。因为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生活是人的存在,事业是存在的价值。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都有个一与多的关系。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一,汉族和各兄弟民族是多。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是一,儒、道、法、墨、名家和道、佛、回各教的并存是多。一是统一,多是多样,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一多相容。只承认统一,不承认多样,或者只承认多样,不承认统一,都不能全面地说明连绵不断、繁衍发展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
生理上的近亲繁殖,国人已知其害;政治上的近亲繁殖,行者并不觉其非,此为民主观念比科学知识在中国普及更难之一证。
生命是会衰老的,岁月和事业都是常青的,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常青。
近代中国以前的思想主张和改革方案,都是为了维护那个封建社会的稳定性,改革者也无非是使其回到轻徭薄赋,家给户足(自给自足)的境界,以增强其稳定性。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在“文革”后,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困难和失败是新陈代谢的外因,反思是新陈代谢的内因。
在这个世界上,既要昂首做人,也要会低头处世,不会低头处世就得挨鞭子。
慈禧太后在清末一直被目为顽固派的总代表,她执政四十余年维系了清朝的统治,她死,清朝随之而亡。其实,她并不是太顽太固,而是很有些两面手法的,她任用了洋务派,对维新变法也不是一开始即反对,后来篡夺了维新、立宪的旗号。她的信条是一个“权”字。
个人的生命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如果把这一滴水洒在绿荫成长的泥土上,它就会比一滴水大得许多。
艺术、科学、文化不要怕杂,好像生物界,杂了才有新的品种。
“身贫志不贫,卖艺不卖身。江湖路上客,走后留名声。”这是旧时黄梅调一类卖艺人的信条。
有一种人的金字塔是用废话和谎言垒起来的。
著名的赵州桥、天坛的回音壁,始建者未必懂得拱桥的力学原理和声学原理,要后人来替他们回答。
戏剧和小说多集偶发事件而成,这些偶发事件又反映了它的必然。
太平天国是农民战争,农民战争从来只是一种改朝换代的力量,并不是创建新生产的力量。
当你被诬指为“错误”的时候,你就坚持“错误”走下去,以回敬那些貌似正确的人。